钢包渣线是钢水与空气直接接触的部位该部位由于温差与富氧环境的存在,使得侵蚀速度较其他部位明显加快,再加上钢水在运转过程中的倾翻及排渣作业,对渣线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因此钢包渣线的侵蚀一直以来都是炼钢炼铁行业的一个瓶颈问题,渣线位置不仅会出现侵蚀过快,还有结渣、发红、剥落、漏钢等等问题。渣线砖一般是指钢包口向下数第三层至第八层区域内砌筑的耐火砖。
目前炼钢生产中,较为广泛的是在渣线位置使用镁碳质的耐火材料,从之前的镁碳砖砌筑到后来镁碳质浇注料的整体浇注,综合精炼过程当中的内衬问题的话,影响这个环节整体炉衬寿命的、损毁情况最严重的还是渣线部位。那么今天我们从多个案例分析当中,针对渣线部位的损毁及耐材分析和冶炼工况环境及冶炼原料这几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钢包精炼炉常见的设备包括LF炉、VD炉、VOD炉、RH炉、AHF炉等,常见的钢包渣线部位耐材问题是渣线侵蚀过快,耐火内衬发红、出现孔洞、渣沟或者是渣线部位出现深凹坑等现象,尤以LF炉的渣线部位侵蚀最为常见和严重。
精炼钢包的工况环境为:
1) LF 精炼温度 1550~1610 ℃,精炼时间:35-45min;
2)VD炉真空脱气,处理温度1550~1610℃,时间大于20min;
3)精炼时造白渣,使用精炼合成渣、埋弧渣,碱度高(CaO与SiO2的质量比大于3.5);
4)全程底吹氩搅拌;
5)出钢温度平均在1650℃以上,钢水在钢包停留时间平均在130min 以上。
随着钢包二次精炼技术的发展,钢包用耐火材料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朝前发展,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耐高温、耐热冲击、耐熔渣的侵蚀,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需要随钢水不断的搅动和冲刷。
上一篇:电炉喷补料一般采用怎样的颗粒级配